上一篇:汤婆婆是如何变穷的?
下一篇:央行超发约43万亿货币,引发通胀
外汇储备每增加一美元国家就按汇率增发相应数额的人民币吗?
爱吃辣椒的兔子 2010年11月2日 21:10:56

按:转贴一篇比较老的网文,很浅显易懂。

      根据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,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,央行就要在国内发行相应数额的人民币,你知道这一点吗?

      1994年以后,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从企业外汇留成制改为银行结售汇制度,外汇储备总量随之大幅度增加。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

      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来自企业出口创汇,银行结售汇制度要求,企业出口商品所得的外汇不能自己直接得到,而是要把外汇留在央行,然后央行发行相应的人民币给企业。

      外汇储备的来源还有一个重要途径,就是外商的投资,同样也不允许外商直接拿着美元到国内投资,而是要把外资带来的美元留在央行,然后增发相应数额的人民币给外商,外商拿着兑换的人民币在我国投资。

     为什么每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,央行就要在国内发行相应数额的人民币?原因就是,从理论上讲,这样做可以保持货币发行与物资供应的平衡。

      我们知道,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运行要想健康,货币发行量和物资供应量应该相对应,有多少的物资,就发行多少的货币,否则就会出现问题。如果货币多物资少,就会发生通货膨胀,货币贬值;如果物资多货币少,就会发生通货紧缩,流动不足。

      假如最初的时候,我国的货币和物资是平衡的,市场上有10万亿人民币,也有10万亿物资,物资和货币一一对应,所以每一元钱能买一斤大米。

      假设现在有一个美国商人,手持4000亿美元,来找中国央行,要求兑换成了人民币在国内投资。中国央行就新印刷了32000亿人民币,交给美国商人。

      有人说了,为什么不能拿原有的人民币给外商,为什么要新印刷人民币才能在理论上达到货币和物资的平衡呢?

      这是因为,外商拿来的这4000亿美元在中国并非货币,而是相当于商品,相当于外商把价值4000亿美元的商品拿到了中国,放在了中国市场上,为了和这价值4000亿美元的商品相对应,央行就必须按照汇率发行相应数量的人民币,才能在理论上达到货币和物资的平衡。

      这个平衡的等式是:

      13.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+4000亿美金

      有人说,为什么不是“13.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”呢?因为中国央行可以用4000亿美金,去国际市场上购回小麦、黄金,从而使等式平衡到:

      13.2万亿人民币 vs 13.2万亿物资。

      这就是“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,央行就要在国内发行相应数额的人民币”的理论基础。

      但是事实上,巨额的外汇储备却造成人民币的通货膨胀,使人民币“国外升值、国内贬值”,并通过这个机制使国内老百姓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之间流失,“这些年存钱太吃亏了”,这是大家的切身感受。但这又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  首先,事实上国家不会把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真的拿去换会小麦和黄金,我们国家目前的做法是基本都存了起来。这样,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,而同时应该增加的商品供应量却没有增加或者没有足够量的增加,于是就真的造成了“13.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”的不平衡状态,于是,通货膨胀压力就来了。

      其次,更重要的是,美国给我们设置了陷阱,这个陷阱就是美联储的“美元贬值政策”。美金汇率其实是被高估的,4000亿美金,在国际市场上买不回32000亿公斤的大米小麦。在这种情况下,等式永远无法配平,

      原公式: 13.2万亿人民币 vs 10万亿物资+4000亿美金。

      等式永远配不成: 13.2万亿人民币 vs 13.2万亿物资,可能只有: 13.2万亿人民币 vs 12.8万亿物资,甚至只有: 13.2万亿人民币 vs 12.0万亿物资,或者更少。

      当美金的实际购买力只有1:5时,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,人民币被摊薄得越快,人民币贬值越厉害。

      而且,美国多年来执行贬值政策,超量增发,使得你今天换会的美元明天就贬值,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十几年。

      由于有这个陷阱的存在,国家的美元外汇储备就不能越多越好,而应该是“有,但不能太多”,因为美元贬值政策在不断地给我们造成损失,美元外汇储备越多,损失就越大,同时国内市场的物价就会越高。美元储备增加的越快,国内房子、食品、能源涨的就越快,老百姓储蓄缩水就越快。


共1页
相关链接
1.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使资产保值(和老美聊天)
2. 忆苦思甜:1948年的通货膨胀(多图)
3. 不差钱:前十月全国财政收入破7万亿
4. 物价上涨,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
5. 汤婆婆是如何变穷的?
6. 央行超发约43万亿货币,引发通胀